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首页>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>运管专题>学习党史守初心,传承精神担使命>党史故事

        桌上的表

        来源: 发布日期:2021-06-30 09:07 【字体大小:

        在河南洛阳新闻博物馆的陈列室,这块73年前的怀表,虽然已经不再走动,但他仍然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着时间。

        1948年3月11日,随着华东野战军陈士榘将军一声令下,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解放河南洛阳的总攻。时任8师23团1营营长的张明,受命率领官兵猛攻固若金汤的洛阳东门,摧毁了敌人一道道围墙、战壕,当晚胜利进城。1948年4月20日出版的《新洛阳报》,记录了这块怀表的来龙去脉——

        在洛阳东城门南楼房,我们部队勇猛突进,敌人已经逃走了。楼上静悄悄的,一个人也没有。在一张方桌上,放着一只钢壳怀表,表面雪白,表针漆黑,在灯光下看去,还不到十二点钟,细小的秒针正在走着。

        夜深了,三连被命令停留在这楼上休息,只有那一只怀表吸引了一部分同志的注意。那时候,一块怀表价值几十到上百银元,而且行军打仗,也最需要准确掌握时间。可始终,没有一个人动屋里的任何东西。大家议论纷纷:咱们守纪律是自觉的,老百姓的东西我们就要负责的。

        正议论时,副指导员来了,战士们问:“副指导员,你看这表好吗?”副指导员小心翼翼地拨开表壳一看,崭新的表心镶着四颗宝石,的确是瑞士的好表,看完后,表又原样摆到桌子上。

        部队出发了,副指导员检查纪律,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,那只钢壳表依然放在桌子上。

        73年过去了,今天,这块表还在静静地摆放着。它无声述说着那段历史,是纪念,更是传承;是铭记,更是信仰。

        怀表虽小,但却撞击出撼天动地的伟大时代中最振奋的鼓点旋律,行进百年,汇聚成磅礴的河流,奔涌向前。而这块怀表的故事,会永远印刻在书本上,烙印在我们每一代人的记忆之中。


        上一篇:

        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