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设为主页| 加入收藏

        首页>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>质安专题>学习党史守初心,传承精神担使命>党史故事 > 正文

        “记住你是普通人,不要搞特权”

          “光东吾儿……”“亲爱的光东同志……”

          开国大将张云逸在两封信中对儿子张光东的不同称谓,背后牵出张云逸和小他54岁的小儿子之间有趣的故事,至今仍为张云逸大将纪念馆负责人符恋津津乐道。

          因为工作的原因,张云逸与妻子长期分居两地,54岁才有了小儿子张光东,大儿子与小儿子相差近20岁,但是夫妻俩对张光东却从不溺爱。平时张云逸常常教导孩子:“记住你是普通人,不要搞特权。”定居北京后,有人建议张云逸将张光东送到好一点的小学读书,张云逸却拒绝了,并说:“附近就有北池子小学,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?让光东多交一些劳动人民子弟的朋友,增加对劳动人民的感情,这对他成长大有好处!”

          在张云逸大将纪念馆展出的其中一封信中,他也是这样写的:“在西园得你来信知已安抵学校,第二天要赴绥化县宝山公社新立大队参加‘四清’运动,很好。这是你第一次和农民生活在一起,得到思想锤炼的好机会,了解农村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与尖锐性,了解农民过去受地主阶级压迫的残酷情况,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惨杀的痛苦,同时知道农民要求革命的迫切心情,这会引起你对农民的同情,站在农民方面,热情地为他们服务……”

          从小学到高中,张光东的履历表家长那一栏,都只填母亲的名字。1965年,张光东考入哈军工,关于履历表家长那一栏填不填父亲,父子俩有过一次“精彩”的对话——

          张云逸:“你填你母亲,不要填我。”

          张光东:“人家都填父亲,为什么我不填父亲?”

          张云逸:“母亲也是家长,这没什么问题。”

          张光东:“人家问我父亲呢,那我怎么办?”

          张云逸:“那你说你父亲出差了,不在这儿,不经常在北京。”

          ……

          张光东后来回想那次对话,明白父亲不让填他的名字,是不让子女搞特殊化。

          在张云逸大将纪念馆展出的另一封信,就是张光东在哈军工上大学时收到的。信件开头竟以“亲爱的光东同志”相称,这让张光东吃了一惊:平常父亲给他写信都是称“吾儿光东”,今天怎么突然改称“光东同志”?难道父亲不认他这个儿子了?

          后来,张光东专门问父亲为什么称他“同志”,父亲笑着说:“你现在是共产党员了,我们都是党员,党内平等,就是同志了!”

          再后来,父子俩的生活交往中,他们都是以“同志”相称。张光东眼中,父亲从来都是平易近人、平等待人的。


        编辑: